一、深化改革,创新教学管理模式
音乐学院作为学校新机制学院之一,一直在教务处的领导下,一方面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完成本专科的教学任务和学科建设,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新机制的灵活性和优势探索新的教学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大胆改革创新。
1.创新教师管理模式
音乐学院现有音乐学、音乐表演两个本科专业和表演艺术一个专科专业,本专科学生共计2020人,按专业方向学院下设音乐学、声乐、器乐、作曲四个系。由于音乐类专业课一对一的特殊性,因此对专业教师的数量需求较其他学科更多。目前我院有在职教师76人,外聘兼职教师114人,有56%的专业课程由外聘兼职教师担任。学院一方面利用机制的优势、四川师大的品牌优势以及学院地处成都的地域优势,吸引和聘用了来自四川音乐学院、四川省歌舞剧院、成都市歌舞剧院、成都市战旗歌舞团、四川爱乐乐团等单位的优秀专家、教授来我院担任教学工作,这给我们的教学管理工作也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学院首先是从改革管理架构着手,除学院教务办公室外,四个系分设系主任一名,每个系配备教学秘书(由在编教师兼任)一名,协助系主任完成各系的教学任务、艺术实践等教学管理。系主任作为兼职教师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兼职教师的资格认定、教学工作监督、教学效果评价。其次是完善制度,学院相继出台了《兼职教师聘用及管理办法》、《兼职教师评优办法》,对兼职教师实行一年一聘,每年度评优。实际运行效果证明,通过良好的制度化管理,兼职教师对我院教学质量的提升、在编青年教师的促进以及学科建设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创新教学管理方式
(1)创新小课管理
针对音乐类多为小课且上下课时间不易监控的特点,我院自主开发了琴房管理系统,所有琴房刷卡开门,通过教师本人在琴房管理处上琴、下琴的刷卡时间掌握教师的上、下课时间并考勤。
(2)实施标准化统一考试
我院目前对《视唱练耳及乐理》、《中国音乐史及音乐赏析》等七门专业必修基础课建立了题库,期末考试由教务办公室统一抽题命题,规范教学过程,监测教学结果。
(3)进一步抓实教研活动
学院要求各系每学期教研活动不得少于两次,通过将《院级教学督导制》、《青年教师导师制》、同行评价与教研活动绑定,下达教研任务,教研经费配套充足,将教研活动落到实处。
3.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音乐学院现行的人才培养计划,针对学生就业在专业选修课上大胆创新。参考往届毕业学生的就业趋向,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自身条件,在大三阶段,将专业选修课程按音乐教育、舞台表演、文化管理与宣传三类分模块教学。这样解决了占我们学生人数50%的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就业面窄的问题,也为即将开始的大四实习拓宽了思路、奠定了基础。
目前我院正在教务处的领导下对原有人才培养计划进行讨论、总结和修订,按学校统一部署制定新的2013人才培养计划。
4.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我院40岁以下的教师比例为73%,为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提升整个学院的教学质量,学院从2011年开始每年11月举行“音乐学院优秀青年教师评选活动”,通过赛课评选出十名优秀青年教师以及优秀青年教师导师,学院予以奖励。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
每年由学院学术委员会组织“青年教师业务能力考核”,40岁以下教师必须参加,以舞台表演的形式进行汇报,学术委员会专家评分,不合格者停岗进修。
学院还创造各种机会让青年教师参加各类大师班、进修、比赛、演出和观摩以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二、提高认识,创新实习工作思路
1.高度重视,全院支持
实习作为高校教学环节中重要的一环,是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对于学生的成长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目前用人单位对于新进人员“来之能战”、“带动一片”的要求下,一部分原应由单位进行的新人培训提前转移至了在求学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学院对于实习工作一直高度重视,无论是指导教师的遴选、实习基地的建设、实习过程的监控、实习经费的保障上都落到实处。全院上下统一认识,重视实习、支持实习工作。
2、贯穿教学,分步实施
实习虽然安排在大四,但是对学生的实习观念、就业观念的形成,贯穿在每一个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生活中。
有相当一部分艺术类学生之所以考取艺术院校是把艺术当成考上大学的捷径,这部分学生进校后对所学的专业和专业前景、就业是没有充分的了解的。
在大一新生教育的时候,除了学院统一的教务、学工的入学教育以外,我们要求各系还要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让学生一进校就对所学专业有清楚的认识,明白自己的努力方向;
大二的时候要组织专业见习,到中小学、或演出单位观摩、交流,邀请中小学音乐教师、已毕业工作的学生来我院讲座;
大三组织参加大四刚结束实习回校的实习生的总结和交流,利用实践小学期提前感受实习;
大四实习前实习指导教师与辅导员一起,对学生进行宣传动员,做好思想工作,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实习工作的认识,组织专题培训:包括实习期间安全教育、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何上好第一堂课、当好班主任、如何协助实习学校音乐教师开展课外重大活动如:歌咏比赛、艺术节、演出、在没有钢琴没有音乐教室的情况下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等等。这样从大一到大四,处处都有实习影子,让学生能有目的地进行在校学习。
3、强化实践,积累经验
音乐类专业本身就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院在日常专业教学中也把实践实习贯穿始终。各系每学期都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我院还成立了艺术中心,下设合唱团、交响乐团、民族管弦乐团,每周都进行排练,定期举办音乐会,参加各类比赛。其中合唱团参加第十四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四川赛区第一名,并代表四川在中央电视台亮相;民族管弦乐团参加四川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节获专业组器乐类一等奖第一名;交响乐团成立不到两年,已与国际顶级的小提琴大师黄滨成功合作演出,并在前不久承办了2013年四川师范大学新年音乐会。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锻炼了自己,积累了经验,在走上实习岗位时受到了实习单位的好评。
4、向上看,取经验
我院于2010年与中央音乐学院音教系签订了合作协议,每年派我院教师赴中央音乐学院进修学习,对方派优秀研究生来我院实习、派专家来我院讲学,并共同建设我院的“奥尔夫教学法实验室”。通过这一系列的合作和活动,我们不但能学习到国际前沿的音乐教学理念和方法,同时,也通过中央音乐学院对实习的管理拓宽我们的实习管理思路。
5、往下走,促实用
在向上看的同时,我们不忘扎根四川,服务本土。利用教育实习、实习支教、国培置换项目深入基层中小学,了解各级学校音乐教育现状、对音乐教师的需求,将这些信息及时反馈到我们的教学中。除了参加教务处每年统一组织的教育实习检查外,我们还会组织院级实习检查。今年我们承担了国培小学音乐的置换项目,学院领导和教师分头赴乐山剑峰乡小学、牟子镇中心小学、自贡快达小学、东方小学看望支教的学生,和支教学校领导、老师座谈,对我们的学生评价都是“能吃苦、干得好”!
6.服务实习基地,促进合作共赢
在学校统一的师范类实习基地中,音乐学院负责联系的是成都三中。一直以来学院领导和指导教师都积极主动地与三中校领导、老师沟通和交流。三中的办学特色是艺术类,了解到三中音乐类考生的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情况,学院积极地出谋划策,对症下药,派出我院优秀教师参与三中音乐专业的期末考试命题和声乐考试面试工作,针对学生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并定期派志愿者指导三中学生的专业练习,得到了三中领导的肯定和赞扬。
对于其他的实习基地我们也是本着做好沟通、做好服务的原则与实习基地保持良好合作关系,为学生搭建好实习平台,为学校树立良好口碑。
7.全员参与,以实习促就业
我院有近60%的非师范专业学生,对于这部分学生,学院采取的办法是“把专业教师拉进来,将实习和就业捆起来”。由于音乐类专业一对一授课的特点,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关系更近影响更大,因此非师范生的专业老师就担任该生的实习指导教师,和就业指导教师。特别是兼职教师,在社会资源和社会资历上有着很大的优势,通过他们,我院将四川交响乐团、成都交响乐团、天姿国乐民乐团、泸州老窖集团等单位建成了我们的实习基地,每年接受我们的实习生并已有优秀的学生在这些实习基地就业。近几年我院就业率均位列前茅,今年排名全校第三,是学校就业先进单位,这也与我们“全员参与、以实习促就业”的举措分不开的。
在我们的教学管理和创新改革的过程中,一直以来都得到了教务处的理解和支持,教务处领导也多次来我院调研指导工作,在此表示感谢!也借此机会对一直关心音乐学院成长的学校领导、各职能部门和兄弟学院表示感谢!
以上简要汇报我院教学工作以及实习工作,不当之处,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欢迎兄弟学院来我院进行交流指导。
值此新春来临之际,代表音乐学院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编辑: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学院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成龙大道二段1819号(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 版权所有: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网站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