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抽丝剥茧,沁美入心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专业虚拟教研室教研活动——音乐教师审美和人文素养专题讲座成功举办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3年7月7日
  查看:216
  来源:

 2023年7月7日13:00,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育部试点建设“音乐学专业虚拟教研室”开展“音乐教师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主题线上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以四川省第三届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展演活动的举办为契机,邀请了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副院长孟辉博士和四川民族学院音乐舞蹈学院青年教师郑婷柔进行专题讲座。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音乐学专业虚拟教研室负责人李亚梅教授主持,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汪浩、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各教研室主任、青年教师及音乐学专业虚拟教研室各成员院校的青年教师共计10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

图片1.png

 虚拟教研室负责人李亚梅教授首先对于本次讲座的两位主讲嘉宾表示感谢,并对参加本次活动的所有老师表示欢迎。接着她就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展演活动中的“审美和人文素养”项目进行了详细介绍,强调了音乐教育教师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教研活动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副院长孟辉博士进行了“浅谈音乐教育教师审美与人文素养的培养”主题讲座。孟辉博士强调审美和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她指出这两个领域不仅是教师的必展项目,同时也是音乐教育展示中最亮眼的部分。她认为在审美和人文素养上,教师应该有更高的要求和展示。

图片2.png图片3.png

 在解读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内涵时,孟辉博士分别从人和音乐作品的主客体关系及审美之后对“人”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她指出,审美不仅仅是对美的形式的欣赏,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作品传递的情感和思想,以及在个体内心引发的共鸣。人文素养则包含对人类文化、价值观和社会伦理的理解与关注。

 会上详细介绍本次比赛的具体内容,并提出音乐教育教师审美和人文素养展示评价的四个维度:专业素养、文化底蕴、教学思路和语态教态。孟辉博士解读了这四个维度的具体要求,并强调了在展示中教师应展现出自信、自然、大方,以及丰富的表情和激情。

 针对上一届审美和人文素养展示中出现的问题,孟辉博士提出建议。首先,她强调对作品分析的深入,不应只停留在表面,而是要结合作品的音乐特性和文化内涵进行解读。此外,她鼓励教师关注学生的成长和价值观的培养,并设计独特且先进的教学方法,同时明确强调,这个项目并非仅仅是说课和模拟课堂,而是要展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审美素养。

图片4.png图片5.png

 本次教研活动的第二阶段,四川民族学院音乐舞蹈学院郑婷柔老师以参赛选手的主体视域出发,现身说法分享了她参与上一届基本功展示活动中"审美与人文素养"项目的参展体悟。郑老师强调备赛思路的重要性,包括整理思路、加强记忆和模拟阐述。还分享参赛过程中台风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到在赛后的反思中注重语言表达、调整状态和转变心态的经验。

 最后,参加教研会的老师们积极的提问互动。老师们对两位讲座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孟辉博士的建议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并对郑婷柔老师分享的参赛体悟感到深受启发。本次教研会向各兄弟院校的老师们提供了交流和分享的平台,大家通过相互交流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与人文素养,并为学生们提供更丰富的艺术和人文教育经验。预祝所有的参展教师在四川省第三届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展演活动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展示出我省音乐教育人应有的风采。

                                                        

                                                            编辑:唐寅 曾筝 初审:汪浩 终审:黄志伟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