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科学研究>>更多 
 
我院余作胜教授再次受邀为中国音乐学院博硕研究生授课
时间:2023-11-25 19:51:04    编辑: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查看:138

2023年11月22日上午10点,我院余作胜教授受邀为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硕士研究生《区域音乐史专题研究》课程授课。本次授课以专题讲座形式开展,讲座主题为“方志音乐史料及其价值”。讲座由中国音乐学院科研处处长、音乐学系博士生导师康瑞军教授主持,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各专业方向一年级博士、硕士研究生及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分别在现场或线上参加本次讲座。

图片1.png

讲座开始,余作胜教授从方志的性质、特征、别称、种类等角度出发,对方志予以概述。他认为方志作为我国独特的地方性文献,具有地域性、连续性、综合性、资料性、时代性等特征,肯定了方志在研究区域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价值。此后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叙述了方志的别称和种类,将旧方志留存情况及文献整理成果用表格图片的方式呈现出来,对如何正确使用方志书目与数据库进行了概要介绍。这种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方法为我们了解方志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视角。

图片2.png

其次,余教授对方志音乐史料的内容及分布情况进行介绍,将其概括为礼乐、婚丧仪式、时令节庆风俗、日常生活以及文人音乐史料等五个方面,并指出不同地区的同一音乐活动史料具有相似性或类同性,应着重把握本区域特色,突出展现区域音乐史研究中的“区域性”特质。余教授还肯定了方志音乐史料的价值,指出其已成为博硕学位论文、期刊论文及各类项目的选题来源,可为区域音乐史、少数民族音乐史研究提供重要史料,亦可丰富并细化整体音乐史的内容,还能为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提供溯源的历史依据。

图片3.png

最后,余教授分析了在区域音乐史研究中使用方志音乐史料所需注意的几个问题,提出以下建议:第一,要全面调查、了解拟研究区域的方志留存情况,考虑各地区、各时代方志遗产不平衡的特点,准确估量方志音乐史料在研究中的作用。第二,对史料多作比对和考证。方志由于多使用其他资料编纂,加上编纂人员知识水平、工作态度等原因,致使其中存在一些错误,需要保持辨析意识,尽量核查原始文献。第三,多搜索几个数据库,力求将版本收集齐全。现存研究中不少论文和著作仅依赖《中国地方志集成》所收录的方志,方志史料来源较窄,可在爱如生、万方、北京籍古轩等方志数据库进行搜索,增加方志版本。第四,参照使用其他方志或地方性文献史料。方志所载礼乐史料和时令节庆音乐史料有很多相似性或类同性,我们要多作参照比对,考察此民俗音乐覆盖的大致范围,以确定本区域的特色。第五,可通看全志,全面了解所研究区域的历史文化等各方面情况,有助于写好区域音乐文化史。

图片4.png图片5.png

讲座结束后,康瑞军教授进行总结。他高度评价余教授在音乐文献整理与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赞扬其治学理念与方法,肯定本次授课的良好效果,表达了对余教授线下系列讲座的期待,并提出共同开展京津冀与巴蜀地区学术联动、研究区域音乐史的美好愿景。

中国音乐学院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建设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余作胜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音乐史、音乐文献学教学和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一些列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在音乐学界产生了积极的反响。此前,余作胜教授曾应邀于今年5月份为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史专业《音乐文献》课程授课,讲授专题为“刘籍《琴议》新考及几点方法论启示”。此番再次受邀为该院研究生授课,有效促进了两校师生的学习和交流,体现了我院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的成效,扩大了我院的学术和学科影响。

 

撰稿:李丹阳 初审:李松兰 复审:李亚梅 终审:黄志伟